4月21-30日,土木工程系2024级建筑设计专业4个班级的学生,在钟庆红、何悦宁等7位教师带领下,走进工地、展馆和传统建筑群,开展为期一周的专业认知实习与安全教育,在实践中夯实专业基础,感悟建筑人的责任担当。
实习首日,师生通过动员会明确实践目标和安全准则。指导老师详细讲解实习任务、考核要求及安全规范,特别针对建筑识图、实习报告等环节进行指导,并通过分组设置安全监督员,将责任落实到人。贲雯老师强调:“安全是建筑的生命线,也是未来设计师的第一课。”
实习期间,同学们走访了智能灯光体验馆、茂名陈金章美术馆、疍家墟等特色建筑。在校企合作单位提供的智能灯光展厅中,光影技术与现代设计的结合让同学们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魅力;在疍家墟传统村落,斑驳的蚝壳墙和岭南风格的木雕建筑,则让大家触摸到历史文化的温度。“原来每栋建筑都在讲述故事,设计不仅要美观,更要承载文化。”一位同学在参观笔记中写道。


走进学校图书馆和高层次人才教师公寓现场,梁柱结构的钢筋布置、混凝土浇筑工艺等专业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杨胤老师指着图书馆的南外墙造型解释:“建筑的坚固离不开每根钢筋的精准定位,就像专业成长需要脚踏实地。”在装配式实训室,卢靖老师演示“像搭积木一样建房”的新技术,同学们通过亲手组装构件,体会到标准化设计与工匠精神的深度融合。


此次实习让建筑设计不再停留于纸面,而是成为连接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纽带。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责任担当”融入设计理念,未来用扎实的专业能力筑造有温度的建筑,书写新时代的建筑故事。(文/图:土木工程系)
撰稿:钟庆红 审核:冯川萍 编辑:杨坤有 签发: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