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
您的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作者::王泉利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4-05-01 00:00:00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象:全院所有专业             制订时间:2009年6月,  修订时间:2014年4月

课程代码:0701003/0701004         所属系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学    分: 3                       学    时:50

制定人:  王泉利                   批准人: 

二、课程的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2、方法能力目标

 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策划、准备和组织,能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调查研究,能够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实践中知荣明耻,明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实现生在思想道德和法律规范上的知、信、统一,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课程开发思路

建立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发思路

一、以道德法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为培养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传递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并给学生建立合理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规范的道德、法律相统一的过程。为此,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确立了以下三个关联、层层递进的目标:专业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和方法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活中道德法律知识和规范。(2)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并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并验证所学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正确性。(3)在“理论实践一体、知行合一”的教学中,接触和体验纷繁复杂的道德现象和法律现象,发现和挖掘生活中值得提倡的道德法律观念、行为和品质。(4)形成正确的道德法律思维方式。

2、社会能力目标。教学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让学生广泛参与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之策划、准备和组织,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2)通过参加访问或开展道德、法律现象的调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社区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法律道德认知和法律道德行为不一致的问题,并使在其法律实践中不断增强把道德法律认知转化为道德法律行为的能力。(4)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学生获得合作能力、交往和沟通能力。

3、方法目标。“理论实践一体、知行合一”的教学是学生了解社会、理解生活、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一体化教学引导学生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助于学生在探究、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善恶,自觉砥砺品行,不断完善自我,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

二、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单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过去不十分受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我们力图改变这一作法,采用问题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过程中经常性的鼓励启发学生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增加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兴趣。近几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师分批带领学生参观社会实践基地;在假期组织了热点问题调查等,通过多种方式的课堂外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改变传统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电视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语言表达的不足,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突出我院职业教育特色,在教学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及相关行业法规和案例分析,进行领会学习,帮助学生作好充分就业准备,体现出与一般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同。
  三、改革考试方式。

本着务实、务真、突出高职高专特色的原则,采取闭卷、开卷、社会调查等交叉结合,相互并存的方式对学生公正、公开、公平地予以严格考查。变一次考试决定学生成绩为平时考察加期末测试综合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即课堂参与、作业、测验等占总评的50%。期末考试(开卷)占总评的50%。从学生在讨论、辩论中的表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小论文的撰写等方面评定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也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注重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考察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与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单元)名称

子学习

情境1

子学习

情境2

子学习

情境3

子学习情境4

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单元)1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适应人生新阶段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

教学时数

4

2

 

 

学习情境(单元)2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4

教学时数

2

2

学习情境

(单元)3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义

做忠诚的爱国者

6

教学时数

2

2

2

学习情境(单元)4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6

教学时数

2

4

学习情境(单元)5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

教学时数

2

2

学习情境(单元)6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治体系

法律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6

教学时数

4

2

学习情境(单元)7

树立法制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8

教学时数

2

4

2

学习情境(单元)8

遵守行为规范   维护锤炼高尚品格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道德规范、法律规范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10

教学时数

4

4

2

4

五、课程考核标准

(一)考核思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培养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人生观、道德观与法制观。道德素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在长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历练之后才能形成的。其中,还会受到不良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它又是复杂的。鉴于此,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和一项专业技能的考核,如会不会看图纸制作工具等,很容易准确考核,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它的考核存在很大的困难,但作为一门课程,也得考核。本课程的考核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单项考核与多元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既强调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也追求学生个体素质能力的培养。以期实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力量。学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即课堂参与、作业、测验等占总评的50%。期末考试(开卷)占总评的50%。从学生在讨论、辩论中的表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小论文的撰写等方面评定平时成绩。

2、具体考核标准:

(1)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正确理解和领会基本理论知识接受高职教育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划;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核心体系;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主要体现为对学生的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

(2)社会能力:主要体现学生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掌握自身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

(3);方法能力:主要体现与人交流的方法,就事论理的方法;演绎法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掌握归纳法、运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六、教材、参考资料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专家组主编。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戴艳军主编。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书林主编。

七、其它说明

关闭

COPYRIGHT © MMVTC. All RIGHTS RESERVED.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设计:计算机工程系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文明北路232号 邮编:52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