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党团要闻 >> 正文

法治中国丨第六集《全民守法》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7-08-25 01:08:17


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


《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4分钟精切版)


《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讲的是法治,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艰辛探索;法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建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全民守法,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始终对宪法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


领导干部对法治的态度,影响和决定着社会大众对法治的态度。领导干部只有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才能带动社会尊法和守法。



2014年11月,已颁布25年的行政诉讼法迎来重大修改,正式确立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国家机关首次被明确为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主体。“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中国策”,体现了执政党的智慧。


对当事人普法,对特定人普法,对社会关注的人群普法,同时自己也深化了对自己执行的法律和相关政策的理解。



全民守法,需要有遇事找法、办事循法的制度安排。全民守法,百姓还需要便捷的法律服务路径。全民守法,还要靠激发全体人民的法治热情。


从学龄儿童,到耄耋老人;从“法律进寺庙”,到多地积极探索的农村普法新模式;从“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普法通知书”制度,到各地正在积极推广的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活动。


从普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到网站、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开展普法活动,一个全社会大普法的格局正在形成。


《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完整版

    CopyRight ©2004-2016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设计与维护:团委
    文明北校区:茂名市文明北路232号大院(邮编:525000)
    水东湾新城校区:茂名市电白区沙院镇海城路五路1号(邮编:525027)
    联系电话:0668-2920156 联系邮箱:maozhiyuantuanwei@126.com

团委公众微信号
茂职院招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