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编写理念与内容设计

浏览:

编写理念:贯彻“产教融合、课证融通、思政贯穿”原则,以智能建造企业真实工作流程为主线,将岗位能力标准(如中建八局BIM工程师岗位手册)转化为教学模块,遵循“岗位需求→能力映射→项目驱动”逻辑,构建“基础建模→协同应用→创新拓展”三级能力培养体系,对接建筑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融入“数字工匠”思政,实现BIM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目标。

结构设计:采用“模块化+项目化”双主线架构,设置基础认知、核心技能、综合应用三大模块:基础模块融合BIM理论与职业规范,覆盖墙体、梁柱等16类构件建模规范;实战应用2万㎡商业综合体项目为载体,贯穿模型碰撞检查、施工模拟全流程;创新拓展融入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解析智慧城市管理平台BIM应用;课证融通6章完全对接BIM一级建模师考纲,提供真题错误点大数据分析,本校紧年考证通过率超95%,指导学生技能竞赛获奖20几项。每模块嵌入“理论+实操+思政”三位一体设计,配套数字化资源形成“教—学—练—评”闭环教学。

内容设计1. 技术领域精准匹配:教材以BIM技术为核心,属于建筑信息化与数字化建造技术范畴,直接对应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数字孪生)两大方向;2. 融入前沿技术:案例覆盖智能施工(如塔吊布局优化、装配式机器人建模)、智慧运维(如Navisworks仿真)等场景,符合《广东省智能建造评价标准》(T/GBES   030-2025)对新兴技术的要求;3. 配套资源丰富:本教材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BIM建模》的配套教材,配套网络学习资源支持个性化学习。

课程思政落实: 通过“案例浸润+实践体悟”双路径,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一是案例浸润:以“大国工程”中的BIM技术突破诠释工匠精神与科技报国情怀,以行业规范解读强化法治意识;二是实践体悟:在项目协作中培养团队精神,在精益建模中锤炼工匠品质,在技术应用中激发创新自信,训项目设置“碳排放模拟”等任务,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建筑与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