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理念与内容设计

浏览:

(1)课程思政融入:提升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

以“爱国教育”为根本,“岗课赛证”融通为路径,“产教融合、育训一体”为核心编写理念,结合行业最新技术标准与思政育人目标,在教材中潜移默化融入思政内容。例如,在项目2平面铣加工中,“素质目标”引入精益求精职业精神,“项目概述”中科普急需提升国内轴承(编程模型)制造技术现状,强调在加工编程中精益求精精神,最后以大国工匠高凤林的为国家火箭事业贡献一生的事迹升华工匠精神。通过这些思政元素的融入,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在思想上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成为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高素质人才。

(2)产教融合:紧扣行业发展与岗位需求

为了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采用“模块化项目制”结构,以考证任务为蓝本,形成“基础—进阶—综合”三级能力递进体系:

横向融通:将“课程思政”“1+X标准”“岗位标准”三条主线贯穿全书,每个项目均设置“技能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三维指标。

纵向贯通:项目设计“项目分析→加工工艺选择→编程操作→仿真验证→检测改进→能力提高”六步教学链,通过“技术难点解析+考证案例训练”结合,实现技能训练与工匠精神完美契合教学。

同时,领军企业高级工程师企业参编教材,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3)注重内涵建设:培养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

教材中的“学思践悟”模块,通过讲述大国工匠的奋斗与成长,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这些事迹传递了敢为人先、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学生通过学习事迹,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教材还配备了丰富的操作视频、实例素材源文件及参考答案、精品在线课程等资源,帮助读者及时快捷地学习。